喜报:我院在江苏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中勇夺一金一铜,创历史最佳战绩!

发布者:顾珺发布时间:2025-07-16浏览次数:12

79日至10日,江苏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在南通大学举办,经过激烈角逐,我院该项赛事中勇夺一金一铜,创学院历史最佳战绩(学院历史最好成绩为江苏省银奖),该成绩在本次赛事中位列全校二级学院之首!在本次大赛中,梁慧老师带领团队日夜奋战、精益求精,展现了高度的专业素养和奉献精神,其指导的项目《镁氢智储—低温便携固态储氢材料领航者》以优异成绩斩获高教主赛道本科创意组金奖,实现我院在该赛事上金奖零的突破!那伟丹老师指导的项目磁赋新生—下一代可持续高效纳米农药载体技术获得高教主赛道本科创业组铜奖,同样为学院增光添彩!

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镁氢智储—低温便携固态储氢材料领航者  

团队成员:徐肖楠 纪方杰 戴子鑫 朱书乐 蒋银兴 刘兆言 王正光 李知晓 张鹏飞 李玉 王远 邹书涯  

指导教师:梁慧 王鹏  

项目简介:目前,氢能发展的核心挑战在于安全、高效且经济的储氢材料的研发。在谭文轶教授的精心指导下,“氢峰新材”团队充分发挥氢能催化研究所平台、国家级工程实践中心及创新创业基地,整合驻徐高校资源,并深入调研中电工研等储氢材料研发企业,精准提炼行业痛点,提出“低温便携固态储氢材料开发”核心命题。团队创新性地开发了甲基氯化镁原位还原技术,成功构建可控纳米镁结构,有效解决了工作温度高的难题。通过优化催化剂掺杂技术,在材料表面引入微量镍,大幅提升了实际储氢量。原位形成的镁镍新相显著增强了材料的循环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供能效率,为氢能材料的广泛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撑。  

项目的成功得益于学院领导的鼎力支持和团队在科研领域的深厚积累与卓越的攻关能力。在梁慧副教授等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以不懈的奋斗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最终实现了重大突破。团队成员查阅数百篇文献、实地走访企业数十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致力于攻克镁基储氢材料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同时在研发过程中,对科学问题保持强烈的好奇心,树立科学理想,坚持团队协作共赢。团队核心成员多学科交叉,分工明确,技术迭代、产能落地、市场渠道,历经三年攻坚克难,从理论到实操再到反复的工艺、性能优化,得到最终储氢产品,奠定了项目的技术领先地位。

项目名称:磁赋新生——下一代可持续高效纳米农药载体技术

团队成员:李如欢 王君瑞 范礼玮 韩洪儒 王威 杨曦 陈帅全 杨开泰 何楷文

指导教师:那伟丹 吴琼 张翠 欧昌金

项目简介:传统农药利用率仅 30-40%,大量流失导致土壤板结、生态污染的背景下,绿色农业发展受阻。徐州工程学院 “磁刃先锋” 团队深耕此领域,研发超顺磁四氧化三铁纳米载体技术。团队攻克靶向失控、生态隐患、成本高昂三大瓶颈,以智能响应杀菌实现精准植保,超顺磁分离降低生产成本,高载药率减少施药次数,用纳米科技重塑农药使用逻辑,更以载体技术为核心,拓展多领域绿色应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悉,本届大赛作为省内规模与影响力首屈一指的双创盛会(共吸引157所高校8.03万支团队、32.89万人次参赛),竞争异常激烈。自启动以来,学校、学院高度重视并精心组织,为团队提供全方位支持保障;指导教师全程倾力投入,从选题、优化到答辩悉心指导;参赛队员刻苦钻研、反复打磨项目。目前,梁慧老师团队正全力备战全国选拔赛,期待再接再厉斩获国赛资格,为学校实现该项赛事国赛奖项零的突破、完成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贡献材化力量!学院将持续深化双创教育改革,搭建优质平台,力促更多佳绩涌现!


文图:梁慧 那伟丹

初审:吴琼

复审:孟凡婷

终审:胡美丽


地址:江苏徐州徐州工程学院 中心校区 电话:0516-85608300
邮件:hgxy@xzit.edu.cn 邮编:221111
徐州工程学院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